无障碍阅读| 微信|微博| 登录|注册

法润宗教 同心筑梦

——四点发力探索推进新时代宗教工作法治化建设枝江实践

2024-04-29 10:59 枝江市民宗局

枝江市现有宗教活动场所5处,教职人员15人,信教群众约500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15%,主要以老年群体为主。近年来,枝江市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法治化,推动宗教工作由“管得住”向“管得好”转变。2021年,湖北佛教讲经交流会在枝江举行。全省“宗教慈善周”暨寺观教堂“互观互学互促”活动到枝江市水府庙道观现场观摩。全省伊斯兰教“四进”清真寺现场会到枝江市江口清真寺现场观摩。枝江市水府庙道观获评“湖北省平安宗教活动场所示范单位”称号。

一、履行“责”的要求,在党的领导上强抓手。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必须深刻认识做好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性”的重要论述,把做好宗教工作放在事关枝江长治久安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谋划部署。一是完善管理体制,解决“谁来管”的问题。市级成立民族宗教事务局,下设市少数民族(宗教)服务中心,统一管理民族宗教工作。市委成立统战、民宗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和协调组织、宣传、政法等成员单位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管理、社会协同、宗教自律的治理格局。不断完善党领导下的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宗教事务管理网络,压实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形成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党委书记抓宗教工作的领导体制。每年对基层宗教工作干部开展集中培训3次以上。二是强化工作机制,解决“怎么管”的问题。市委书记担任统战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担任民宗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每年召开市委常委会2次以上,全年召开统战、民宗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联席等会议20余次。为落实宗教活动场所“双登”工作要求,市委市政府6次召开专题会议,破解房屋权属、土地规划等历史遗留问题,部门联动解决房屋安全质量鉴定、税费缴纳等疑难杂症,完成4处场所的“双登”工作,登记宗地面积1.55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做到应登尽登。三是建强考核制度,解决“不好管”的问题。将宗教工作纳入巡察重点事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领导班子考核评价体系,把考核结果运用,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养各环节,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

二、把准“导”的关键,在凝聚共识上下功夫。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引导和支持我国宗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的重要论述,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上狠下功夫。一是在政治上同向。今年,组织宗教界人士集中收听收看党和国家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爱国主义观影等主题活动和专题宣讲、座谈交流等20余场次,积极引导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不断增进其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等重大问题上的广泛共识。二是在思想上同心。在宗教界深入开展崇俭戒奢、反宗教极端思想等活动,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月体验”工作品牌,通过传统技艺展示,到博物馆、文物馆参观等形式,引导宗教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通过讲经交流、演讲、座谈等活动,引导宗教界以教规教义中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的内容进行讲经解经,自觉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三是在行动上同步。近年来,枝江市宗教界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参与同心抗疫、乡村振兴、规范宗教仪轨、引导民间习俗等,团结引导信教群众积极投身枝江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实践。

三、强化“管”的力度,在依法治教上求实效。“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必须用法律规范政府行为、调解宗教关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一是营建法治氛围。在宗教活动场所法治宣传周、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宪法宣传日等时间节点,通过专题讲座、集中宣讲、编发读本等方式,不断加强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法治宣传教育,充分运用新媒体等及时推送法治信息,实现线上线下普法宣传教育同频共振。二是深化日常巡查。充分应用宗教事务服务APP开展宗教活动场所隐患排查上报,明确镇(街道)每月1次,村(社区)每月2次,深入宗教活动场所开展房屋和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隐患排查,确保上下联动、信息贯通。今年来,共整改销号隐患2处;落实资金80余万对年久失修的宗教活动场所进行维修。三是强化执法监管。编制统一执法文书和行政处罚裁量权指导标准,规范执法行为。推进综合执法、联合执法,依法打击违法行为,注重运用说服教育、警示告诫等方式,维护法律权威,同时团结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今年,由民宗部门牵头,联合消防、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集中性非法宗教活动、非法宗教出版物等排查4次。

四、突出“治”的理念,在排查整治上提能力。围绕“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明确要求,坚持专项打击和常态化管理相结合,切实增强风险防范预警、反应、处置能力。一是网格管理强防线。将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纳入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及时掌握涉民宗事务动态。今年,通过群防群治力量,发现基层假冒宗教教职人员骗取钱财等非法行为2起。二是专项行动深治理。制定《“治非打违抵渗”任务分解方案》《农村“两堂”清理工作方案》,近5年来,持续深入基层对宗教领域问题隐患进行排查治理。在农村“两堂”清理工作中,充分尊重信教群众感情,坚决杜绝采用焚烧、推倒宗教造像的做法,采取压责任、摸底数、定策略、快出击、长管控等方式,按照宗教仪轨,顺利完成43处非法宗教活动场所的集中拆除工作,得到信教群众点赞,农村宗教热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三是长效管控严教风。通过“五好”和谐寺观教堂考评、宗教活动场所“互观互学互评互促”等,全面考察场所和主要教职人员年度工作实绩,强化场所财务管理,提升宗教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和水平。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