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2022年第3期
P. 62
文苑
央,中央安排上海等大城市调运 开茶园,还兴建了二十多个规模 长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他的茶
三峡柑橘,号召市民购买爱国柑 不小的茶场,实现种养加、贸工 叶加工厂,厂房宽敞明亮,约有好
橘,支持三峡工程建设。 农、产供销一体化。还邀请外面的 几百平米,很是气派。工人们进进
科技人员讲课,现场指导,修枝剪 出出、锅前灶后紧张地忙碌着,车
为了让三峡地区就地靠山靠 枝,引进良种,定期施肥,提高了 间里弥漫着浓浓的茶香。
后迁徙的企业和移民迅速恢复正 茶叶质量和产量,茶农收入和地
常生产生活秩序,农发行继续深 方财政收入直线上升。也正是这 王厂长介绍,这是他在茶业
入库区,发放相关专项贷款,自觉 一时期,我受命参与扶贫开发茶 产业化中的一个环节,除了加工
融入其中。 园贷款的论证发放,也渐渐熟悉 自己茶园的鲜叶外,还大量收购
了种茶与制茶,对茶农有了感情。 附近茶农的鲜叶加工,对当地税
三峡大坝如期截流,我和单 收和农民收入增加贡献不小。
位接到了参加大江截流仪式的邀 有一年春,我和县里的老薛
请,我怀揣着激动和自豪,参加了 沿着坎坷曲折的盘山公路驱车而 三
盛大的庆祝仪式,站在嘉宾方阵, 行到五峰,想看看那漫山遍野的 1997年 3月的长阳榔坪,春
我听到了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 茶园和那些熟悉的茶农朋友。路 寒料峭,窗外有风有雨,凉意透窗
理宣布大江截流的动员令,见证 两边灌木丛中的野杜鹃、马兰花、 袭人。
了大坝合龙的历史性时刻,那一 白蔷薇编织成两道花墙相伴相 吉普车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
刹那,我心中一阵激动,眼含幸福 随,人坐在颠簸摇晃的车里却有 颠簸,树枝不时抽打着车窗玻璃,
的泪花。 一种在波涛浪花中翻腾飞跃的感 路越来越陡,越来越窄,车轮在陡
觉。这条道我不知走了多少次,来 坡上不时打滑,艰难地行进。
二 也匆匆,去也匆匆。沿途在渔洋 雨越下越大,路越来越难行。
五峰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有 关、长乐坪、白鹿庄的一些茶场旁 我们弃车徒步前行,向最偏远、最
“两叶”,茶叶和烟叶,也是当地的 不时停车,远远望着满畈茶园。次 贫穷的栗子坪村进发。
财神“叶”。 日,我们到了五峰的著名茶 “竖起来的岭,挂起来的坡;
20世纪 90年代,五峰农发 乡———采花乡。 两山夹一溪,走路岩碰鼻,爬上栗
行每年投入几百万元扶贫贷款发 子坪,脚板磨破皮。”
展两叶生产,其中专项用于白肋 采花乡是五峰茶的集中产 “住茅草棚、杉皮屋,春荒难
烟基地建设的资金达上百万元。 地,可谓家家有茶园,村村办茶 度。”“人平收入 400元,学龄儿童
种植的 5万多亩烟草,年收购额 场,仅小镇上就有好几个茶叶加 入学难。”
达数百万元。名茶品种从五峰脱 工厂和一个中心茶站。看了茶场 那年,噙着泪水听完来自贫
颖而出,采花毛尖、珍眉、水仙、龙 的几个老朋友后,车就在离集镇 困山区乡村干部哽咽地介绍贫困
井等等。它们从五峰走出大山,走 两公里多的地方停了下来。那个 状况后,我和我的同事们心情沉
向世界。 绿树掩映、清静幽雅的小庄园就 重。作为农民的后代,我受到震
过去五峰的茶农封闭保守, 是有名的星岩坪茶场。 撼,作为刚成立的一家农业政策
茶园面积少、规模小。世代沿袭传 性银行的二级分行负责人,我深
统方法,每年只采一次春茶,产量 坐在场长王坤芳那宽敞明亮 感肩上的担子的分量,岂敢懈怠。
很低,收入上不去,乡亲们的日子 的小洋楼里,热情的女主人给每 一份“扎实开展‘心贴心’扶贫攻
过得紧巴巴。 人泡了一杯清明茶。背靠山坡上 坚活动的实施意见”出台了,一场
后来,他们大念“山水经”,争 茂密的青松翠竹,茶园绿莹莹的
满眼春色,令人心旷神怡。在王厂
58 民族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