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2022年第3期
P. 31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
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目标定位与实现路径

                                                         文 /潘华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内涵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文化认同是身份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
情感归属的重要前提,是中华民族增强凝聚力的重        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
要保障,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讲好中国故事到塑造
体意识极为重要。传承民族文化,学校作为关键阵地       中国形象,再到弘扬中国精神,没有文化的繁荣兴
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各级各类学校在民族文化传        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承过程中却出现了盲目性、趋同化现象,如何在各级             教育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对文化传
各类学校,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分层次分阶段        承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是文化的一种生命机制,是
制定合理的、适宜的目标?本文将从教育目标分类学       文化产生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和有机组成部
理论的视角,分析民族文化传承目标定位的必要性、       分,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
目标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以期解决民族文化教育              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看,民族文化传承对人的
传承过程中目标定位不清晰、递进层次不明显、实际       影响体现在知识和观念的层面,体现在对人的智力
效果不显著的问题。                     因素及非智力因素形成上。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指的

                              2022年第 3期 27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