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2022年第3期
P. 3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

就是能够增加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影响人们的 等教育,分层次、分阶段进行目标定位,从低起点逐

思想观念、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弘扬中华民 步向更高层次和下一个阶段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形

族精神的教育过程。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有助于促进 象地将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四个阶段比喻为“播

人的全面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铸牢中华 种———萌芽———开花———结果”的过程。

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前教育阶段:播种。古希腊著名教育家、哲学

                            家柏拉图说,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

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目标定位的必要性            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幼儿容

目标是人们为满足某种需要所追求的效果或想 易对接触到的事物产生认同从而生发情感的共鸣。

要达到的境界,它直接影响着人们行为的方向、时间 如果幼儿耳闻目睹的是无处不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

和强度,具有动力和指引作用,因而在设立目标时要 “物象”,自然而然地会接受影响,并逐步上升为一种

注意其科学性与可行性。                 对民族文化以及对民族精神的认同,从而远离、排斥

教育目标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作 一些丑陋的东西。

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为保证民族文化教育     幼儿期是人的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与关键时

传承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总目标, 期,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阶段,是奠定人一生学习技

首先要知晓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目标,没有明确的 能、掌握知识、养成习惯、陶冶情操基础的重要时期。

目标或者目标定位不准确必然导致民族文化教育传 幼儿期的孩子主要以观察、模仿周围的事物而获得

承的盲目性,影响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实效性。       简单的知识,为形成优美人格,养成良好习惯等奠

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目标是民族文化教育传承 基。因此,民族文化教育应从学前教育阶段开始“播

的出发点,是引领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活动正确发展 种”,在幼儿园组织开展活动时,应将民族文化的精

的方向和旗帜,是评价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活动效果 髓渗透到幼儿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使之本土化。寓民

标准和依据之一。                    族文化教育于环境创设中,蒙台梭利曾说:“环境就

民族文化传承可以通过培养人服务于教育的总 像人类的头部,影响着孩子的整体的发展。”他将教

体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将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目标 学法概括为四大要素:环境、教具、教师和儿童,它们

定位上升到人才培养的高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教育孩子的整体环境。幼儿

培养具有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具备丰厚人文底蕴, 园的环境一般要求简洁真实、贴近生活,切合实际,

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新型合格人才为 而墙面装饰作为环境陈设的主要内容,能从情感情

总体目标。                       绪上带给幼儿愉悦感。根据这一理念,将民族文化内

                            容渗透到墙饰中去,作为墙饰的一部分,同时把中国

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目标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 传统的室内布置展现给幼儿,让幼儿能真正的热爱

      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最终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更  中国传统建筑及装饰特色,从而开拓幼儿的视野,丰
为细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中介目标。根据布卢姆的     富他们的知识,使孩子们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接触和
教育目标分类学思想,所谓教育目标是“明确阐述      认识优秀传统文化。
的,希望通过教育过程使学生得以变化的方式,即学
生改变其思维、感情和行为方式”。民族文化教育传           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创设优美逼真
承目标体系构建,实质上是将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      的主题教育环境。总之,中华文化绚烂多姿,传统并
总体目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按照教育的四      不等于过时,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将它们推陈出新。
个层次和阶段,即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    在这一阶段,民族文化教育传承要以培养兴趣为
                            主 ,除 了 做 好 环 境 创 设 和 主 题 教 育 活 动 以 外 ,还 可

28 民族大家庭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